人活着手机股票配资网,债得还!
她在53岁时踏上创业之路,可惜30年后因判断失误,背负了上千万的债务。
许多人都建议她去申请破产,可她却觉得欠了钱就得把它还上。
一年不行就来两年、三年……
从82岁到91岁,这十年间,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虽然背可以驼,但她的脊梁依然挺直。
她是怎么把这么多债务还上的呢?这段时间,她又经历了哪些困难呢?
陷入欠债的困境
2008年经济危机来袭,陈金英开办的工厂面临运营困境。
工厂的一些股东苦撑了三年,最终在2011年抵挡不住损失,决定退出。
资金短缺,工厂手头的项目没法继续进行。
这也致使工厂停工,债务高达2077万元。
不少人都劝她干脆申请破产算了,没啥希望的话就破罐子破摔——当个“老赖”,反正年头也大了,80岁了嘛。
有些人觉得她年纪大,就主动说钱就不用还了。
无论大家怎么说,陈金英坚决拒绝了,她始终相信做人要讲诚信。
欠钱必须还!自己只是年纪大了,但还能干。
为了偿还债务,陈金英把厂房和市区的两套房子陆续卖掉了,还向亲朋好友借了一些钱。
东拉西凑后,还有130多万的债务没还上。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陈金英决定把羽绒服给卖了,来还债。
她对自己工厂的羽绒服品质很有信心,优质的产品总会有市场。
她开始在菜市场这些人流量大的地方摆摊。
为了卖掉羽绒服,陈金英当场剪开一件,让大家亲眼见识一下。
库存的羽绒服快卖光了,陈金英就下定决心,开始了新的创业之路。
她租了个厂房,重新开始制作老年人羽绒服。
为了让工厂能够顺利运转,她自己出马去拓展销售渠道。
在寒冷的冬天,常常天还没亮她就出门去摆摊,一呆就是一整天,尽管再苦再累,也从来没考虑过要放弃。
不少人搞不懂陈金英为啥要这样“折腾”自己。
80岁了,经历了创业失败,还背负着巨额债务,马上收手才是明智之举。
继续生产,一旦产品积压,卖不出去,那就得想办法了。可以考虑促销打折,吸引顾客;或者拓展销售渠道,寻找新市场。此外,调整产品策略,看看能不能开发新款或者改良现有产品,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得控制生产节奏,避免库存越来越多,给自己添麻烦。
陈金英向来不畏难题,来者不拒,遇水搭桥,遇风扬帆。
之前羽绒服卖不出去,主要是因为款式不够新潮。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陈金英积极去学习。
关注潮流趋势,随时调整羽绒服的设计。
羽绒服变得越来越时尚,同时质量依旧保持高水平。
慢慢地,羽绒服的销售量上升了,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清偿千万欠款
陈金英老人的故事渐渐被大家熟知。
她那种诚实守信的态度深深打动了很多人,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诚信奶奶”。
而且,她还荣获了“全国十大守信人物”的称号。
不少商家热心在网上为陈金英的工厂羽绒服进行销售。
2018年1月,陈金英偿还了银行的55万元贷款。
她在小店门口贴了一张大红色的感谢信。
上面写满了这些年来一直帮助她的人和公司名字。
2021年2月5日,陈金英带着7万元回到金华的老家,结清了她欠的最后一笔债务。
她特别高兴,直说这是自己过得最开心的一年。
许多媒体对陈金英的故事充满好奇,一直希望能够采访她。
现在债务都还清了,她也乐意和大家聊聊自己的经历。
91岁的陈金英对媒体表示,咱们在任何时候都得把诚信摆在首位。
欠下的钱必须得还,不然就对不起那些曾经相信过自己的人。
她这句话真让人感动得想落泪。
说到诚信,听起来容易,但要把它落实到生活的每个细节里面,真不是件简单的事。
不过,陈金英的一生可是一直在实际行动中诠释着“诚信”这两个字。
她是在浙江丽水的一个小村庄出生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人们的观念还较为落后,重男轻女的情况相当普遍。
陈金英的父母对此也是无动于衷,对她的教育问题并没怎么放在心上。
照理说,她应该会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孩子,被家庭束缚一辈子。
可她不甘于此,凭自己一股拼劲,努力去学习医学知识,最终成为了乡镇卫生院的中医。
这些年,她始终认真负责,致力于治病救人。
一点都没有松懈过。
1983年,52岁的陈金英告别了白大褂,准备迎接平淡而美好的退休生活。
这可不是她心中所期盼的生活。
这么些年,她忙得习惯了,一闲下来就感觉浑身不自在。
活着就得有自己的追求,得“折腾”一番!
不忘初心
陈金英在从医的这些年里,目睹了太多世界上的苦楚。
不少老人冬天来就医时,尽管穿了很多衣服,手脚还是冷得发凉。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穿的多是丝绵袄,看起来挺厚的,实际上却不怎么保暖。
陈金英不禁思考,怎么就没有商家专门做老年人羽绒服呢?
既然没别人做,那就她自己来试试。
家里的孩子们一听到她的想法,立马都跳出来表示反对。
光是创业需要投入的精力就让年轻人觉得很费劲,更别提面临的那些风险了。
更不用说一位退休的老人了。
不过,陈金英可从来不服老,年轻人能做的事,她也行,甚至能做得更出色。
没过多久,她就成立了一个专门为老年人设计衣服的服装厂——兴华羽绒厂。
当时工厂的规模还挺小的。
那会儿市场经济正飞速发展,中老年服装这块儿还真没人太关注。
兴华羽绒厂做的羽绒服,既耐用又实惠,质量真不错。
很快就在市场上树立了声誉。
工厂的订单源源不断,生意火爆的时候,一年销售额能超过千万元。
事业蒸蒸日上的她可没忘本,向慈善机构捐了57万多,还捐了价值好几万元的羽绒制品。
在事业风头正劲的时候,陈金英并没有选择安于现状,而是打算扩大生产规模。
她把这些年来赚的钱全都投入到了新厂的建设里。
不过这时候,市场上不少人都开始进军老年服装这个领域,抢占市场份额。
陈金英那家工厂的衣服没能跟上潮流,买的人数也大幅减少。
几年之后,工厂拖欠了千万的债务,面临破产的困境。
她没选择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最终成功还清了所有的债务。
如今94岁的陈金英依然执着于自己创办的老年羽绒服事业。
羽绒服的价格依然保持在十年前的水平。
她说,只要还能走,就会一直坚持。
结语
陈金英老人那种创业的精神真让人佩服,她直面困难的勇气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80岁了,身负千万债务却能逆势而上手机股票配资网,背后肯定经历了无数的艰难与苦楚。但她在面对所有挑战时,始终坚持的诚信品质,才是她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也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涵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